美国家长是怎样捍卫孩子的梦想的?
[size=0.7] 有人常说,美国人这一辈子全靠梦想活下去,你可以没有房车,没有存款,但你不能没有梦想。在全民造梦的时代,美国人如果没有梦想,恐怕就不会有微软、苹果、谷歌、脸书,乃至现代信息科技的一切。熙熙攘攘为梦想而战的人存在,但美国同任何一个国家一样,也有排队申领救济的穷人,也有大把庸庸碌碌混日子的人,并不是人人都是梦想家。
鼓励梦想,捍卫梦想,一直是美国人尊崇的教育方式,所以美国家长和中国家长一样,喜欢问孩子,“你的梦想是什么”?
对小孩子来说,还都处于幻想阶段,知道什么比较神奇就幻想什么,所以这个答案常常是五花八门、异想天开的。
而在美国人眼里,孩子某些“奇怪”的回答,或许并不太重要,重要的是他们有了内心的答案。与我们不同的是,他们鼓励和捍卫孩子的梦想,要比我们想象中付出得更多。
美国人到底多捍卫孩子的梦想呢?
01
华裔女孩艾莉娜
也有个美国总统梦
一个名叫艾莉娜的华裔小女孩,今年才只有13岁,不幸的她在只有10个月大的时候就被中国的父母遗弃了,后来,她被美国马萨诸塞州小镇金斯顿(Kingston)的一对夫妇领养,此后便随养父母定居在美国。
有一天,她的美国养父母也问起她的梦想,她回答说:“我想要当美国总统!”
这个梦想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,但养母并没有立马否定,只是很无奈地告诉她,根据美国宪法,唯有在美国出生的公民,才具有总统竞选资格。
艾莉娜认为这很不公平,并下决心要修改这条法律。
或许艾莉娜的这个答案只是一次突发奇想,但让人觉得难得是,艾莉娜的养母即使知道这个梦想实现起来不容易,她却没有因此而有半点轻视。
艾莉娜的舅舅刚好是州议员,听完艾莉娜的梦想,舅舅十分支持她,于是在舅舅和养母的帮助下,一个不可思议的场景发生了:年仅10岁的艾莉娜,到所在州的听证会上,慷慨陈词,用稚嫩的语言和高昂的气势,试图说服一屋子的议员们向国会提议修改宪法。
在议会中,艾莉娜说: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参选总统。我不希望只因自己出生在中国,就被剥夺争取这个机会。只因200余年前的法律,让多少伟大的候选人无法为国奉献。”
艾莉娜还表示,她坚信自己将会是个卓越领导人,希望能为国家奉献心力。虽然修改宪法会是项极其艰巨的任务,但艾莉娜坚定地表示,她会全力以赴。
艾莉娜淡定从容地表达出了自己的诉求,议员们也认真聆听了这个小女孩对于理想和平等的描绘。发言完之后,听证会的两名主席都走向她,郑重地和她握了手,其他议员也俯身与她交流、握手,把她当大人一样平等对待。
02
1.2万人为5岁小男孩
实现“蜘蛛侠”梦想
当美国总统的梦想是异想天开吗?不,还有更让你想不到的,那就是当“蜘蛛侠”!
5岁的迈尔斯,家住美国加州北部一座小城,他非常崇拜《蝙蝠侠》主人公,梦想着自己也能当一个“蝙蝠侠”式的英雄,扬善惩恶。
然而,在迈尔斯出生18个月后就被确诊得了白血病,多数的时间他需要做治疗和康复活动,原以为父母一心只看重迈尔斯的病情,但让人出乎意料地是,对于迈尔斯的“蜘蛛侠”梦想,父母不仅没有忽视,甚至还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他去实现。
2013年11月14日,抵达旧金山时,迈尔斯只知道会领取一套“蝙蝠侠”装束,全然不知一场规模浩大的圆梦行动等待着他。15日上午,迈尔斯身穿“蝙蝠侠”衣,乘坐电影中“蝙蝠侠”的座驾“蝙蝠车”,出现在旧金山闹市区街道上。旧金山警察局局长格雷格·苏尔扮演高谭市市长,向“蝙蝠娃”求助。
5岁小男孩的蜘蛛侠梦想,不仅得到“许愿基金会”的支持和配合,1.2万人还报名当志愿者,连奥巴马夫妇也为迈尔斯加油。
03
鼓励和捍卫梦想
也许才是未来教育的方向
这两个故事,让人感动之余,也让人感慨。
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夫人安娜·埃莉诺·罗斯福曾说过一句话:“未来属于那些相信梦想之美的人。”
有的中国父母看到这里,可能会大惊失色。万一孩子的梦想在父母眼里是妄想呢?
其实,梦想不一定要伟大。
对于孩子来说,梦想也是脆弱的,如果父母因为孩子的梦想“不现实”或“不光鲜”,就嘲笑或贬低孩子,其实会狠狠地打击和伤害他们幼小的心灵。相反,因为喜欢因为热爱,他们更需要得到父母的肯定与鼓励。
曾经有个美国小男孩说自己的梦想是当小丑,老师夸奖并鼓励他说“你真是个善良的孩子,希望你能给全世界带来快乐”。而在中国,有人说这样是没出息,将来会被大家瞧不起。
很多父母总是希望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,总是在孩子身上承载太多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和目标。所以,孩子们的梦想就从五彩斑斓的各行各业,挤向父母眼中光鲜亮丽的“科学家”、“医生”、“律师”等社会地位高、收入不菲的独木桥。而现在,又拼命挤向“公务员”这个稳定而轻松的“铁饭碗”岗位。
不难发现,鼓励和捍卫梦想,是美国教育给予孩子的宽广视野,更是美国社会的包容制度健康与活力的体现,而这种差距也在提醒着我们,守护孩子的梦想,也许才是未来教育的方向。
欢迎光临 华人网 (https://as.chineseol.com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4 |